收藏本页 | 设为主页 | 随便看看 | 手机版
产品分类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怎么养好青年鸡
新闻中心
怎么养好青年鸡
发布时间:2017-12-26        浏览次数:166        返回列表

蛋鸡的饲养体系把蛋鸡的整个饲养期划分为后备鸡生长培育阶段和产蛋阶段。产蛋鸡群的最终生产性能往往取决于后备阶段的饲养和管理,可以说后备母鸡育成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蛋鸡饲养的成败。近年来虽然在培育优良后备母鸡技术上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在实际生产中仍然有一些陈旧观念。 

鉴于此,在优良后备母鸡的培育过程中,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1 体 重   

在后备鸡培育过程中,以前往往只重视育成期的成活率而忽视对体况、体重的要求。很多养殖户甚至有些大型鸡场对鸡6周龄前根本不进行体重监测。实际上,商品蛋鸡在育雏、育成阶段的生长发育的状况与产蛋阶段的生产性能具有较大的相关,特别是体重情况,直接影响到蛋鸡的开产日龄、产蛋期存活率和产蛋效果。 

   荷兰Theo Peters博士在对有关蛋鸡性能的大量数据和育成期的数据研究后提出:①青年母鸡在  5周龄体重对于产蛋性能来说是极为重要的,5周龄体重愈大,则结果越好;②10周龄体重没有5周龄体重那么重要,但10周龄体重对于提早性成熟来说仍是十分重要的。③16周龄时体重的均一度也十分重要,尤其对死亡率来说更是重要。 

   吴忠旭等(1995)通过对15万只蛋鸡从育雏期、育成期、产蛋期的跟踪调查,得出如下结果:①当鸡群体重较标准体重低110g时,开产日龄较正常鸡群推迟5天;②低体重鸡群较标准体重鸡群22周龄平均蛋重低3.35%;③低体重鸡群72周平均存活率比标准体重鸡群低8.59%;④低体重鸡群比标准体重鸡群产蛋高峰期持续时间少77天;⑤低体重鸡群较标准体重鸡群72周入舍鸡产蛋量低1.24kg/只鸡,蛋料比高0.24。对伊莎褐新育成母鸡体重与生产性能的关系研究,结果与上述相符。   不但后备鸡体重影响产蛋性能、产蛋期体重,产蛋期体增重同样对产蛋性能有影响。 

   宋其柱等(1997)研究表明:白壳蛋鸡体重、蛋重与蛋数成正遗传相关,对白壳鸡不但在育成期并且在产蛋期都要加强饲养管理,保证其达到体重标准。康相涛等(1995)对“豫州蛋鸡”从开产到40周龄体重增重比率的研究结果表明,产蛋母鸡体重增加20%~25%时,其72周龄的产蛋量最高,当体增重比率小于5%,其72周龄的产蛋性能受到较大影响。    


2 体 型   

调控后备鸡在体型在经济上是有利的,因为体型大小对蛋的大小有着极大的影响。在育雏、育成前期后备鸡体型发育与骨骼发育是一致的,胫长的增长与全身骨骼发育基本同步。这一阶段以测量胫长为主,结合称体重,可以准确地判断鸡群的生长发育状况。若饲养管理不好,往往出现群体或个体的胫长与体重的增长偏离曲线,也许同时生长过快或过慢,也许一快一慢。大多数后备鸡的骨骼系统基本上在13或14周龄发育好,重要的是看在育成期12周龄内胫骨的生长是否与体重增长同步。就体重而言,蛋鸡36周龄左右才达到最高峰,而胫骨早在20周龄前就不再生长;在10周龄时,体重只生长36%左右,而胫骨却生长了82%左右。如果到12周龄胫长与体重是同步的,则此鸡群其后的产蛋潜力是不差的。控制体型的另一目的是防止在标准体重范围内的后备鸡大而瘦、小而肥。 


   3 饲养方案   

后备母鸡的饲养,传统上采用的是最低成本饲养方案,也就是限制饲喂方案。即采用随鸡年龄增长逐步降低日粮中营养素含量的方法。而最近对蛋用型青年母鸡生长发育的研究结果表明,①青年母鸡是多阶段生长;②青年母鸡躯体物质的化学组成和形态学构成以及躯体的生长特性会影响产蛋前母鸡的质量;③产蛋性能与育成期的生长特性高度相关。 

青年母鸡“多阶段生长”理论的基本含义是:生长被认为是一个不连续的过程,存在着若干个互不相同的生长“波”或“高峰”,而不是众所周知的单一的S形曲线。青年母鸡的生长主要有四个高峰期,其中第一和第二生长期内的发育,主要是在维持组织,如骨骼和内脏;第三生长期称为性成熟生长高峰,这一阶段增加的全部体重40%~70%是繁殖器官的生长;第四生长期据认为是由脂肪沉积构成。因此,饲养者应该对青年母鸡的常规饲养方案进行调整,使其适应青年母鸡多阶段生长特点。首先是根据品种或品质确定后备母鸡的生长模式,然后是在特定的生长阶段对某些器官和组织的发育有针对性的供应养分。这些关键阶段的饲养,仅仅注重育成期末达到目标体重,就不利于以后发育,也不利于成年后的性能。关于饲喂方案的调整,加拿大李逊博士是这样建议的:育雏期(1日龄――目标体重)粗蛋白18%~19%,代谢能11.50~12.12MJ/kg;生长期(目标体重――成熟体格)粗蛋白15%~16%,代谢能11.50~12.12MJ/kg;预产期(成熟体格――开产)粗蛋白16%~18%,代谢能11.50~12.12MJ/kg。他认为,在饲养中不是按年龄或体重更换日粮,而是由建议量支配灵活的需要量,对每个鸡群都作个别处理。海兰公司建议在育成期采用四期配方,每期的蛋白质随之递减,而能量随之递增。 


4 日粮能量   

育成鸡的生长与蛋白质以及能量的进食量都有关,但在习惯上人们往往只注重饲料中蛋白质(氨基酸)的供给,而认为鸡能自动调节采食量以满足能量需要,从而忽视日粮中能量的供给水平。但近年来有证据表明,①褐壳蛋后备母鸡不能很准确地按日粮能量水平调节进食量;②后备母鸡的能量进食量不足是生长受阻的最大限制因素。当然,这不是说蛋白质进食量对生长的后备鸡不重要,而是说与蛋白质进食量相比,生长速度与能量的进食量相关较高。为达到高的能量进食量,应采用较高能量水平的饲料。当采食量较低时,可使用相对浓缩的日粮。如若不可能以饲料原料提高日粮的能量水平,则可采用各种管理技术促进饲料采食量的提高。 


5 光照管理   

在育成鸡饲养程序中,光照时间长短影响饲料摄取量与生殖器官的发育。但12周龄之前的光刺激不影响性成熟,因此可以给10周龄之前的后备鸡较长光照时间促其多进食而加速其生长。具体措施是初生第1周给予23小时光照,以后每周减少1小时多,到10周龄减为10小时,其后保持恒定,到后备鸡达到成熟体重时再给予光刺激。这种光照计划是增加后备母鸡生长速度的最简单方式之一,在密闭鸡舍和开放鸡舍都能实行。有研究表明,在育成后期光刺激的初始日龄与开产日龄有很强的相关性,如果进行光刺激的日龄提早1天,初产日龄将提前近半天。因此,在后备鸡群未达成熟体重前不能开始光照刺激,这有助于保证鸡群的体贮备,有利于维持较高的产蛋率并达到预期的蛋重。 6 预产期日粮   以前,常用含钙量不到1%的育成日粮饲喂预产鸡直至达5%的产蛋率,才更换成产蛋日粮。而在预产阶段钙水平的不足对鸡群中体重大、成熟早的鸡不利。因为这些鸡开始产蛋时,它们的钙贮备只够生产2~3个蛋,如果饲料中的钙含量很低,严重的钙缺乏会导致它们的连产期非常短。而在这个阶段母鸡有能力在每一个连产期生产30~40个蛋,早换料可以多产蛋。因而有人主张在性成熟前采用含钙2%、营养浓度又稍高的预产期日粮,一是为了调控体重的大小,二是为了在钙代谢方面进行过渡性变化。单从钙代谢方面考虑,目前最有效的方案还是早些采有产蛋日粮。高钙的产蛋日粮能使即使是最早熟的鸡保持持续的产蛋率。试验证明后备母鸡入产蛋舍前至少2~3周里饲喂产蛋日粮可以增加骨钙含量,提高蛋壳质量,减少笼养蛋鸡疲劳症的发病率。